中國古詩詞門戶,傳統文化學習,中專技校大專院校招生--華南書院網
來源:劉禹錫       發(fā)布時間:2021/9/30       共計:3913 瀏覽

《西塞山懷古》
作者: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尋句:當時吳國曾于江中鎖以鐵鏈,王浚用大火炬將它燒斷。千尋:古時八尺
曰尋,這里只是形容其長。
3、降幡:降旗。
4、石頭: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吳孫權時所筑,唐武德時廢。
5、四海為家:意即天下統一。
6、故壘: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來的戰(zhàn)爭遺跡。

【韻譯】:
晉代王浚乘樓船自成都東下,
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
高山依舊枕著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一家過著太平日子,
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評析】:
這是吊古撫今詩,抒發(fā)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的情感。詩的前四句,寫西晉東下
滅吳的歷史事實,表現國家統一是歷史之必然,闡發(fā)了事物興廢決定于人的思想。后
四句寫西塞山,點出它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曾是軍事要塞。而今山形依舊,可是人事
全非,拓開了詩的主題。最后寫今日四海為家,江山統一,象六朝那樣的分裂,已經
一去不復返了。
全詩寓意深廣,言辭酣暢。但詩中不見詩人真情,也少頓挫沉郁,卻是一大缺
陷。

版權說明:
本網站凡注明“新物聯Newiot 原創(chuàng)”的皆為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網轉載皆注明出處,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如發(fā)現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的,請與我們聯系處理!
您可以掃描右側微信二維碼聯系我們。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合作聯系 會員說明 新聞投稿 隱私協議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