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門戶,傳統文化學習,中專技校大專院校招生--華南書院網
來源:李之儀       發布時間:2021/9/30       共計:4049 瀏覽
李之儀

  殘寒消盡,疏雨過、清明后。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賞析】
  此詞為抒寫傷春相思之作。上片寫清明景象。以殘寒、疏雨總攬清明時晚春節候特征,而以“花徑斂余紅”五言四句鋪排清明風雨過后的景象,一句一景,四句輻湊,而斂、縈、穿、沾四個動詞成為粘合意象的柱軸,使地、池、空、人四幅畫面有聲有色,動靜兼備,錯落有致地由物及人,自然過渡到“正佳時”的主觀感受。下片觸景生情,抒發了作者相思的一片癡情。“頻移帶眼”二句,暗示與所愛者離別日遠,相思目深,乃至為相思煎熬而懨懨病瘦。“不見”以下數句反復申發其相思苦楚。于是詞人為此而問,如此相見離別,離別相思,何時是了?即使頻頻相見又如何?還不是頻頻分離更增添頻頻相思。“何似”二字透出一種無把握的猶疑味道。“天不老”數句辭意遞轉,揭出天公無情,弄得有情人“未偶”。借“天”隱喻不可抗拒的權威。此情此恨何時可了?“分付庭前柳”,以擬人手法寄愁于柳,很別致,柳芽形如絲結,象征著詩人心靈物化的愁結,是以景代情,這就是詞人感受到的“濃如酒”的滋味,悲愁苦恨的滋味。
版權說明:
本網站凡注明“新物聯Newiot 原創”的皆為本站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網轉載皆注明出處,遵循行業規范,如發現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的,請與我們聯系處理!
您可以掃描右側微信二維碼聯系我們。
·上一條:卜算子 | ·下一條:瑞龍吟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合作聯系 會員說明 新聞投稿 隱私協議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