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吳文英
發布時間:2021/9/30 共計:4037 瀏覽
淮安重午
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箬。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槐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賞析】
此詞為作者客居淮安,端午懷人之作。上片憶昔。“盤絲”六句追憶青春時代與玉人歡聚相愛,共度端午的賞心樂事。“傷心”二句反觀現實,見似紅綃裙般的石榴花已開始花萼凋落,給人以美景無常之感。“黍夢”隱喻人生迅老,連沙洲嫩蒲也轉眼衰殘,寫出物我交感的沉重痛楚。下片懷人。“莫唱”三句借歌唱抑郁、哀怨之江南舊調以招魂沒楚江之屈原,隱指客旅淮安,魂離異鄉的詞人,而“莫唱”之企求,“難招”之無望,流露出飄淪不歸的悵惘和無奈。“薰風”三句想象家鄉端午乳燕新生,梅雨濛濛,正午蘭湯沐浴的風景與民俗。“念秦樓”二句借秦樓之弄玉隱喻家人,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返,端午佳節獨自斟飲之落寞。吳梅在《詞學通論》中論及吳詞:“貌觀之,雕繢績滿眼,而實有靈氣行乎其間,細心的吟繹,覺味美于方回,引人入勝,既不病其晦澀,亦不見其堆垛。”本篇正是如此,乍一看,滿目都是精密的意象,實為敘事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版權說明:
本網站凡注明“新物聯Newiot 原創”的皆為本站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網轉載皆注明出處,遵循行業規范,如發現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的,請與我們聯系處理!
您可以掃描右側微信二維碼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