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王沂孫
發(fā)布時間:2021/9/30 共計:4040 瀏覽
龍涎香
王沂孫
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汛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磁候火,還乍識、冰環(huán)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云氣。
幾回殢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尊前舊風味。漫惜余薰,空篝素被。
【賞析】
此詞為歌詠龍涎香以寄托身世悲感之作。上片寫采制龍涎香的過程。“孤嶠”三句描繪出一幅峭巖高聳,波濤層疊的奇絕遼闊的海域景觀,點明龍涎香產地及特征,渲染出海嶠的奇幻色彩和采香的月夜景觀。“夜采”句寫鮫人從驪龍洞窟采集鉛水一樣的銀色龍涎,暗示龍涎采離“驪宮”清淚晶瑩,暗寓了詞人對故國的眷戀。“汛遠”三句寫制香,從海槎乘海上風潮遠去,繼而將龍涎香和薔薇花露研為粉塵,化作心字篆香。“紅磁”四句寫燃香,點出龍涎香制成各種精巧形狀,眼望縷縷翠煙碧影之縈繞,詞人頓時聯想到“孤嶠蟠煙”在海天遼闊的峭巖煙云蟠繞的景象,寫出龍涎香直至焚毀亦眷戀“驪宮”故地的本性。下片轉入對當年焚香的回憶,感念撩人心旌的舊事。“幾回”四句追憶昔日“故溪飛雪,小窗深閉”的夜寒時刻,看玉人嬌慵半醉剪碎燈花的溫馨的情景,然而“更好”者乃是與玉人共同品味那龍涎香令人斷魂心醉的香韻,它為情侶歡會增添了無限繾綣的氛圍。“荀令”四句以荀彧“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氣不歇”的典故,隱喻自身雖已“頓老”衰頹,將尊前舊時風情趣味全已忘卻,唯獨沒有忘卻龍涎香韻。“漫惜”寫徒然地戀惜當年留下的余香。玉人渺然,龍涎香消,惟殘“余薰”,亦令詞人彌足珍惜,將素被覆于昔日薰香之竹籠,猶望殘香余韻之尚存。然而往事長逝而不返,悵惘哀痛,令人深思。
版權說明:
本網站凡注明“新物聯Newiot 原創(chuàng)”的皆為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網轉載皆注明出處,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如發(fā)現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的,請與我們聯系處理!
您可以掃描右側微信二維碼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