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姚云文
發布時間:2021/9/30 共計:3971 瀏覽
姚云文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臺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又憶、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無老兵。
凄清,淺醉還醒。愁不肯、與詩平。記長楸走馬,雕弓笮柳,前事休評。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如此星星,歌罷涕零。
【賞析】
此詞借重陽佳節發羈愁,念遠之慨,同時又含蓄而深沉地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哀。上片抒羈懷憶人之情。“近重陽”四句寫偏偏是臨近重陽風雨越多,今日如此溫暖明麗,特別叫人愛惜,秋花香濃,正是一個絕好登高的佳節。“正自”五句又突作頓折,以羈懷、憶人轉出兩層“絕憐”之余的感傷,一是怕登臨荒臺高處,目睹故國江山已物是人非,備感羈旅漂泊之愁懷難抑,無法承受紛亂的悲感愁情集于方寸矣。二是賞花飲酒,尊前座上,自然思念昔日濾酒插花,暢飲狂歡的舊侶。下片以“凄清”二字總上挽下,感慨今昔盛衰劇變。“淺醉”二句承“尊前”寫借酒澆愁,然而愁情深重,酒難澆熄,雖暫得淺醉,又為愁情擾醒。“記長楸”五句寫詞人愁醒難堪之原因。最后“盡烏紗”四句隱喻自己雖入元為學官,并不以任官為重,風吹烏紗官帽便任隨它去,何足珍惜?吾意便要老天知道,我華發星星,依然心懷故國。末尾作直接的呼告,發人深省。
版權說明:
本網站凡注明“新物聯Newiot 原創”的皆為本站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網轉載皆注明出處,遵循行業規范,如發現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的,請與我們聯系處理!
您可以掃描右側微信二維碼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