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門戶,傳統文化學習,中專技校大專院校招生--華南書院網
來源:蔣士銓       發布時間:2021/10/1       共計:3958 瀏覽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文
  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賞析
  《歲暮到家》一詩用樸素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久別回家后母子相見時真摯而復雜的感情。神情話語,如見如聞,游子歸家,為母的定然高興,“愛子心無盡”,數句雖然直白,卻意蘊深重。“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體現母親對自己的十分關切、愛護。“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二句,把母親對愛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寫得多么真實、生動,情深意重,讓所有游子讀后熱淚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塵”是寫作者自己心態的。“低回”,迂回曲折的意思。這里寫出了自己出外謀生,沒有成就,慚愧沒有盡到兒子照應母親和安慰母親的責任。不敢直率訴說在外風塵之苦,而是婉轉回答母親的問話,以免老人家聽了難受。
  全詩質樸無華,沒有一點矯飾,卻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回味。
寫作背景
   表達了作者念家,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蔣士銓于年終前夕趕到家中,深感母親對自己的關懷之情,故有此詩。一二句從母親的角度落筆,寫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兒子,看到兒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悅之情難以掩飾。三四句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分寫母子深情。以下四句敘述到家時的情形,疼兒之語聲聲在耳,讓人心碎,怎忍在母親面前為旅途勞頓而發怨言。可謂情真意切,語淺情濃。
介紹
  蔣士銓與袁牧、趙翼齊名,是性靈派
詩人代表人物之一。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他久別回家后見到母親時母親的欣喜之狀和無微不至關懷。最后兩句寫自己長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連累老母牽掛的愧怍之情。第七句中的“愧”(慚愧、愧怍)就是指這個。但自己長年在外奔波也是無奈之舉,而且風塵仆仆,十分辛苦,本來也是可以向母親傾訴的。但看到母親剛才見兒子回來時的高興勁,特別是看到母親是那么心疼兒子因在外勞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么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勞累的情況告訴母親而使她更增擔憂呢?所以最后一句“不敢嘆風塵”就是寫這種復雜的感情的。
  刻畫慈母形象在于前六句描寫他久別回家后見到母親時母親的欣喜之狀和無微不至關懷。而最后兩句寫自己長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連累老母牽掛的愧怍之情。慈母形象具體表現“喜”“憐”“呼”
版權說明:
本網站凡注明“新物聯Newiot 原創”的皆為本站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網轉載皆注明出處,遵循行業規范,如發現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的,請與我們聯系處理!
您可以掃描右側微信二維碼聯系我們。
·上一條:豐樂亭游春·其三 | ·下一條:讀山海經·其十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合作聯系 會員說明 新聞投稿 隱私協議 網站地圖